近日,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已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,同时这也是世卫组织当前发布的最高级别的公共卫生警报。相信大家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都有些疑惑,之前的确有看到过“猴痘”出现的新闻,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严重?那么,“猴痘”究竟是什么呢?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?跟着平安健康一起往下看!
猴痘和猴子有关系吗?
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,属于病毒感染,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有时也可通过物品和表面传播给人。猴痘是由一种天花同科病毒引起的感染,于1958年在丹麦发现,当时用于研究的猴群中爆发了两次类似天花的疾病,因此被称为“猴痘”。
猴痘并非一种新疾病
虽然猴痘可能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,但它并不是一种新疾病。事实上,猴痘在科学界已有相当长的历史。早在1958年,人们就已经知道这种疾病,并对其进行研究,且很了解其治疗方法.第一例人类病例记录于1970年,随后几十年一直影响着非洲中部和西部的人群。通过隔离感染者等简单措施,这种疾病得到了控制。
猴痘传播途径
猴痘主要是由接触感染动物或感染患者的皮肤病变及分泌物引起的,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只发生在非常亲密的接触中,例如,与感染者触摸、亲吻、拥抱、性接触,或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物品,如共用床单、衣物和其他家庭用品。
全球超90%猴痘确诊病例为男性
基于全球目前可用的流行病学数据,世卫组织分析后总结了全球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。世卫组织在其报告中称,截至7月11日,96.2%的确诊病例为男性,年龄中位数为34岁,这一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保持稳定。其中,有84.1%的病例自称为男同性恋、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;这一比例虽然有所波动,但一直维持在75%以上。
感染猴痘的症状
发热:猴痘感染者通常会出现发热,体温可能超过38°C;
头痛:轻度到中度的头痛不适;
疹子(皮疹):这是猴痘感染最典型的症状之一。感染者身体上会出现红色丘疹(小隆起的皮肤病变),随后发展为水疱(小水泡)。疹子通常开始出现在躯干和面部,然后蔓延到四肢;溃疡和结痂:疹子会发展成溃疡并结痂,这些病变在水疱破裂并渗出液体后形成。
淋巴结肿大:在猴痘感染时,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和痛感。
需要注意的是,猴痘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,且严重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。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的症状,而有些人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症状,特别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。
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感染了猴痘,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。也不必过于担心,猴痘的康复率很高,感染者通常在2到4周内康复,大多数病例无需在医院治疗。猴痘几乎不威胁生命,两种猴痘毒株全球检测的致死率分别为1%至3%。
如何预防猴痘?
不要与有猴痘样症状者密切接触,特别是性接触;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,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(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)发生接触;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,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;加强个人手卫生,勤洗手,洗到位。
以上就是平安健康带来的关于猴痘的科普。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猴痘的问题,欢迎您登录平安健康APP在线问诊,专业医生7*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热门文章